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初步形成规模 下游钢铁结构调整升级带来机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解决方案 > 火狐视频app官网

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初步形成规模 下游钢铁结构调整升级带来机遇

发布日期:2024-03-24

  冶金智能制造装备是指服务于金属冶炼、锭坯铸造、轧制等冶金行业关键环节的智能化、自动化冶金装备;是冶金行业的配套产品,需满足较高的生产技术、生产安全与产品稳定性的要求。大部分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均具有非标属性,按照每个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加工制造工艺和流程的要求做针对性研发设计,以满足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

  和传统的冶金装备相比,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能提升冶金装备产品制作的完整过程的精准控制能力、实现冶金装备产品成本的精准管理、满足冶金装备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冶金装备市场,市场规模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自2015年来,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年营业收入基本稳定在1,100亿元以上,2021年达到1,375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7.8%。

  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层次地融合,其业务的开展建立在对冶金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要求、流程制造的深度理解,对机械、电气、液压、控制管理系统、工业软件、传感器、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多学科知识综合和集成运用的基础上。

  近年来随国家有关政策对钢铁行业绿色、高效、智能生产提出了更高标准,同时,随着下游各行业应用领域的产业升级,对冶金装备行业提出慢慢的升高的要求,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从原来单纯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转变为拥有自主开发生产设备的能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已初步形成规模。

  但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生产起步较晚,相比于国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德国西马克、意大利达涅利等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品牌影响力较弱。但随着我们国家科技水平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整体实力逐渐提升,目前国内下业使用国产设备的比例慢慢地提高。由于冶金装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技术上的支持及技术服务需求强烈,目前进口冶金装备不具备地缘优势,同时国外冶金装备生产商在沟通、产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劣势,因此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存在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途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内重点企业有国机重装、大连重工、太原重工、中信重工、中国一重、中重科技等企业,竞争比较缓和。

  技术创新优势:公司具备拥有深厚的制造技术沉淀,拥有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铸锻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

  技术优势:公司所属二重装备、中国重型院等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同行业中均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极限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品牌知名度,在高端大型铸锻件、冶金锻压成套装备、核能装备、石化装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多项产品填补国家空白。

  极限制造能力优势:企业具有全球最高等级的极限制造能力,也是世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可一次性提供900吨级优质钢液、浇铸700吨级线吨级锻件。在高端大型铸锻件、成套装备、核能装备、石化装备领域,打造了一批代表国家重型装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顶配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拳头产品。

  研发技术优势:公司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由1个设计研究总院、10个专业设计院、1个电气技术研发中心、4个研究所及3个实验室等院所组成)、国家认可检测/校准实验室、1个海外(德国)技术研发中心、国家风电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适应公司发展的三级研发技术体系,具备机、电、液集成研发、重大装备非标设计、制造、总装发运、安装调试及工程总承包能力。

  设备优势:公司配有一大批国际领先、国内先进的大型精密加工、大型铸造及热处理设备。

  专利优势:目前企业具有有效专利659项(其中发明专利358项,国际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67项,技术引领能力持续提升。

  产品业务结构优势:公司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研发了新能源设备、传动与控制管理系统、船用设备等产品,构建了国内顶级规模、最具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的风电核心零部件、核电起重设备和大型船用曲轴专业化研制基同时,公司凭借高端稳定的客户基础和整机制造优势,积极拓展工程总包、后服务业务打造多元化产品业务结构。

  品牌优势:公司是国家重型机械行业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和新能源设备制造重点企业,历史底蕴悠久、行业声誉良好,历经市场考验,创造了250多项“中国第一”。

  产品结构优势:公司产品类别丰富,市场优势显著,在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波动或下业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降低经济周期性变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聚焦“六新”突破,紧跟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市场导向,传统产品加快提升附加值,转型产品优化拓展产品结构,批量产品实现规模化布局,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层次地融合发展。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技术中心作为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强人才激励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方面技术领军人才和项目研发团队,研发技术实力丰沛雄厚,形成了机械、电气、液压、传动为一体的研发技术体系,全方面覆盖所有主机产品。

  品牌优势:企业具有矿用挖掘机、铸造起重机、桥式起重机、三辊连轧管机组成套设备、大口径无缝轧管机组生产线成套设备、大型顶装焦炉、捣固焦炉、风力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轮轴产品、“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发射塔架等众多标志性产品。其中,轧机用油膜轴承,桥、门式起重机,减速机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TZ”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专利优势:截至2019年12月31日,企业具有有效专利949项,其中发明专利320项,包括1项美国专利和1项日本专利。

  制造工艺优势:公司以世界规格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核心,构建了包括重型冶铸、重型锻造、重型热处理、重型机械加工等六大工部在内的全流程的重型装备制造工艺体系,形成了国内领先、全球稀缺的高端重型机械加工制造能力。

  加工制造能力优势:企业具有可实现精炼钢水900吨、最大铸钢件6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锻件400吨、最大铸铁件200吨的关键基础件制造能力,形成了国内乃至世界稀缺的高端重型机械加工制造能力,并成为国内外同行业领军企业。

  生产优势:公司形成了从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到机械加工、装配、检测等工序完备的生产体系,同时在富拉尔基、天津、大连三地布局了研发、检测分析、生产制造基地。

  设备优势:企业具有精炼炉、大型锻造压力机、各类精密大型机械加工设施、热丝TIG焊接工作站、光电跟踪切割机、型钢弯曲成型机、分析测试仪器等设备万余台。

  质量优势:公司具备国际领先的热加工能力和“大”“特”产品加工能力,拥有完整的质量保证管理和质量检验体系。

  人才优势:公司已具备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成套设备系统的集成能力,集聚了一批重机行业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一批行业优秀专家,形成了由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科学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的技术团队。

  合作体系优势:企业具有知名的“一重”品牌,与诸多大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打造“政产学研用资”紧密合作体系,广泛开展合作开发、协同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创新联合体,聚集行业、领域创新优势资源联合攻关,解决产业链不连续和创新平台不可持续、行业核心产品技术空白、关键技术和首台首套应用推广难等问题。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在实际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司相关制度规定,从原材料采购、入库、生产和质量检验测试到销售及客户服务等环节均进行相对有效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在采购环节,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产品优势:公司生产的热轧带钢、型钢等轧钢生产线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下游钢铁企业,为荣程钢铁、福建鼎盛、津西钢铁等下游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冶金智能制造装备,且在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品牌声誉。

  技术优势: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刚度智能型万能轧机技术、CMA万能轧机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格H型钢双可逆、高性能轧制技术、万能轧机组合控制孔型技术等,并成功应用于公司基本的产品,先后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冶金装备是典型的下业需求拉动型行业,其景气程度与国家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下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十三五”期间,下游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大型、集约、高效化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带来非常大市场机遇,特别是对于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高端装备,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快速推进钢铁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两化深层次地融合的主攻方向。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无人化操作水平,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加工效率。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钢材则是钢铁行业基本的产品之一。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钢铁产业取得显著的成就,钢材产量也随之持续不断的增加。依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34033.5万吨,同比降低0.8%。

  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环保政策层层加码。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空间很大。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全国共19家钢企约1.14亿吨粗钢产能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评估监测;229家企业约5.7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到2025年底前,全国力争80%以上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所测算,预计未来4年超8亿吨粗钢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环保升级的拉动下,预计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稳定增长,202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升至1.13万亿元左右,复合增速约10%。

  受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趋严、取缔地条钢的影响,2016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能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从2016年28,02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69,3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85%。

  2017年12月,工信部出台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17〕337号)》,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能的无序扩张得到抑制。受此影响,2018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逐步回暖,2019年达到5,455亿元,同比增长26.01%。2020年1月,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20〕19号),提出各地区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尽管该政策的出台未对部分已投资项目产生非常明显影响,2020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继续增长至6,900亿元,同比增长26.50%,但是,新增投资项目会适当考虑政策导向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上更加慎重、有关要求更加严格,政策不确定性给部分行业公司能够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

  总体而言,钢铁行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聚焦全方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的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行业三大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市场下游相关企业有盛德鑫泰、久立特材、首钢集团、本钢集团、太原钢铁等。

  研发优势:充分充分的利用“常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JITRJ-盛德鑫泰联合创新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实践基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实公司的科学技术创新驱动战略,逐渐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产品优势:公司近几年,相继开发了ASMESA-213T系列小口径合金无缝钢管、全系列优化型内螺纹无缝钢管、T91合金钢管、T92合金钢管、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用TP347H、TP347HFG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等新产品。

  技术优势:,经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东方锅炉材料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材料研究所的检测评定,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的水平。2020年,公司通过3年的研发,S30432高等级不锈钢小口径无缝钢管通过了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评定,并在东方锅炉材料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材料研究所通过了包含10000小时之后的高温蠕变持久试验在内的综合性能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

  研发优势: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久立特材研究院”为核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新材料研发、焊接技术工艺研究、制管工艺研究、技术装备研究、检测技术探讨研究、标准信息研究等相关科研研究室和CNAS国家认可钢铁实验室等组成的企业研发创新平台,覆盖不锈钢及特殊合金管道制造全程的完整的研发技术体系。

  装备优势:企业具有钢挤压机组、柔性成型连续焊接机组、很多类型热处理设备、冷加工成型和精整设备,以及无损探伤设备、水压试验设备等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生产控制管理系统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控制软(硬)件,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控制。

  生产优势:公司具备了生产油气输送用管、高品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管、蒸发器用U形传热管、超长传换热管、海水淡化用管、化工用管等众多产品的能力。

  市场地位优势: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行业龙头地位和规模优势显著,具备一定的产品议价能力。

  规模优势: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顶级规模的工业用不锈钢管制造企业,目前具备年产13.5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

  品牌优势:首钢集团聚焦钢铁业、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产融结合、新产业四个板块协同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综合型大型国有公司集团,2011年以来十一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客户优势:公司汽车板电工钢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连续多年成为宝马、奔驰重要供应商,跻身变压器材料供应企业第一梯队,成为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变压器材料主供应商;镀锡板实现高端客户全覆盖,成功迈入国内镀锡板生产企业第一方阵;其他重点产品大量应用于西气东输、“蓝鲸1号”、高铁动车、火箭飞船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之重器。

  产业布局优势:经过30多年跨国经营的探索与发展,首钢已形成以矿产资源、静态交通运营管理为主的境外产业布局,境外子企业分布在秘鲁、新加坡、韩国、印度、中国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

  研发优势:本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检验测试中心,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进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产品种类优势:本钢在汽车板、高强钢、硅钢、棒线材等产品生产和研发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线材、螺纹钢、球墨铸管、特钢材、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不锈钢等60多个品种、7500多个规格的产品系列

  品牌优势:本钢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中国工业公司品牌竞争力百强企业”。

  背景优势:太钢集团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民国时期创立的西北实业公司所属西北炼钢厂。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国家定位于发展特殊钢,先后生产出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热轧硅钢片、第一块电磁纯铁,也是中国第一台不锈钢精炼炉、第一台不锈钢立式板坯连铸机、第一条冷轧不锈钢生产线、第一条冷轧宽带不锈钢光亮退火线、第一条不锈钢冷热卷混合退火酸洗线的诞生地。

  研发优势:太钢集团长期专注发展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建有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山西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铁道车辆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专利优势:太钢集团拥有8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专有技术。

  产品优势:太钢集团目前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不锈钢产品涵盖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宽超厚超薄极限规格,笔尖钢、手撕钢、核电用钢、铁路用钢、双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硅钢等高精尖产品享誉国内外。

  品牌优势:太钢集团先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质量奖、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